题库在线365
刷题,组卷,建题库就用题库在线365
资讯 >> 【关注】职业技能等级认定题库建设与使用平台可持续发展
发布时间:2022-09-14 15:08 浏览数:1021
2019年12月30日,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逐步取消技能人才等级评价类职业资格,将技能人才等级评价由政府认定改为社会化等级认定。这是技能人才水平评价的一次根本性变革,彻底改变了技能人才在水平评价范畴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影响深远。
以职业技能等级鉴定题库建设和使用为抓手,构建职业技能等级鉴定题库建设和使用平台,协调公共利益和有关各方利益,实现职业技能等级鉴定题库建设和使用平台的可持续发展,有效解决技能人员评价改革中出现的评价质量和证书互认问题。
职业技能等级鉴定是由政府认可的以政府为主导的鉴定机构参与的运行机制,政府负责提供公共服务,包括编制专业标准、建设鉴定题库、提供信息平台、提供证书等。认可机构负责组织注册和认可。社会化认可是政府监督认可机构(主要是企业)认可的运行机制。政府负责认可机构的备案和监管以及专业标准的编制。认可机构负责组织报名、试卷编制(或题库建设)、认可认证等工作。
保证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质量需要国家题库。
认定机构负责全流程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大部分认定机构由于认定人数少,频次低,因此只是编制试卷开展认定,而不是开发题库、抽取试卷开展认定,题库建设需求不强,效益不彰。因为认定机构认定试卷不同,认定质量参差不齐,甚至出现了诸多乱象。认定机构发放证书只能在有限用人单位有效,不利于技能人才流动。为了解决分散职业技能等级认定与保证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质量、实现证书互认的矛盾,必须建设国家职业技能等级认定题库,规范基于国家职业技能等级认定题库的认定流程,使认定机构相同职业的认定,在同一个职业技能等级认定题库,同一个规范下开展认定。
保证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实施需要信息化支撑。
建设国家职业技能等级认定题库之后在全国所有认定机构中应用,一是要建立题库使用机制,既要保证题库建设单位利益,又要保证广大认定机构和技能人才的利益;二是要有有效的方式,使认定机构有效、安全、快速地使用国家题库。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运行机制是一个松散结构,认定采用社会化运行机制,认定机构备案之后独立开展认定,认定机构与管理机构没有紧密的行政隶属和业务关系,是一种松散的社会管理,难以通过行政手段有效建立全国范围内的国家题库使用机制,必须设计科学合理、兼顾各方利益的国家题库使用机制。在松散社会管理条件下,设计基于市场化的国家题库使用机制,涉及到管理机构、题库建设机构、认定机构和技能人才,利益网络节点多,实施难度大。必须另辟蹊径,采用信息化手段,建设国家题库使用机制的“数据孪生”,通过互联网的覆盖率和算力,实现业务紧密整合,让认定机构有效、安全、快速地使用国家题库。
职业技能等级认定需要整合者提供服务。
我国专业技术人员评价机构以考试阅卷和计算机考试为主要业务,逐步接受信息服务。许多软件开发公司已经从提供软件和软件服务转变为提供信息商务服务,商务服务成为主要盈利模式。这符合“软件即服务”的信息化发展规律和我国职业资格评价人员众多且集中的实际情况,是职业资格评价专业化发展的结果。而职业技能等级鉴定的业务特点是点多、散、频、量小,与专业技术人员评价的人多、集中的特点明显不同,因此信息服务也有所不同。
职业技能等级鉴定涉及监督、鉴定、题库建设、课件制作、信息平台等诸多因素。这种多对多的供需结构,有着复杂的商业逻辑。职业技能鉴定的整合者是鉴定中心,它整合职业标准、鉴定题库、培训课件,为鉴定机构提供服务,鉴定机构开展鉴定服务。如果职业技能等级鉴定缺乏整合,鉴定工作就失序了。因此,集成商有必要整合资源,为能力有限的认证机构提供全要素信息服务。